返回上页
解决方案列表
1/2
建筑工程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建筑工程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1.1. 建筑群功能及布线系统技术要求

实现的是六类数据系统、光纤为数据主干的高速数据应用和提供到位的语音布线服务。布线系统采用统一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由于布线服务的对象是综合性智能化建筑,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性能运转,减少网络误码率和故障率,变得尤为重要。布线设计要提供灵活管理上的技术实现方法。

本布线系统满足如下的技术要求:

1. 符合最新,最成熟的国际标准(如TIA/EIA 568B,ISO/IEC11801)。2002年正式颁布的六类布线标准,及新型光缆标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并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综合性、易扩容性。

2. 由于综合布线系统的长期使用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的矛盾,在本次综合布线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用户现在及未来的应用前景。采用模块化系统,立足支持千兆速率的数据传输,面向未来可能的万兆以太网。同时保证向下兼容,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令牌环网、A、FDDI、ISDN等网络及应用。

本设计方案顺序遵循如下相关标准:

A、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和规范

1. CECS 9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2. CECS 89: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YD/T926 1997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

4. 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5. GBJ79-85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6. 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7. GB/T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8. GB/T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

9.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10. (GBJ16-87)95修订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1. 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B、国际技术标准、规范:

1. ISO/IEC 11801:2002 建筑物综合布线规范

2. EIA/TIA-568B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3. EIA/TIA-569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路由标准

4. EIA/TIA-606 商务建筑物电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5. EIA/TIA TSB95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测试标准

6. EIA/TIA TSB72 集中光纤布线指导原则

7. EIA/TIA TSB36

8. EIA/TIA TSB40

9.  康普 SCS 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与工程》

1.2. 用户网络应用分析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摩尔定律”的发展规律,从10Mbps,100Mbps,1Gbps,到10Gbps,平均每五年网络的运行速度会提升10倍。面对这种变化,每个用户都需要考虑其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平滑升级。目前,虽然千兆以太网标准已出台,但有远见的行内人士和高端用户在构架现时的网络时,已经开始考虑在两三年之后的升级问题。

其实早在1999年,当绝大多数人正在热衷于讨论1Gbps以太网的时候,考虑到未来不断增长的网络应用对带宽的渴求,IEEE已经开始着手制定10Gbps以太网的标准(IEEE802.3ae)。随着千兆以太网标准(IEEE802.3ab和IEEE802.3z)正式颁布,万兆以太网标准正式浮出水面,目前,一些主要网络设备厂商,Cisco等已经开始提供基于广域单模系统的设备接口,2002年万兆以太网已经颁布了接口层标准;预计在2005年以前,万兆以太网(10Gbps Ethernet)的正式标准将全部颁布。

根据用户的现状,设计的主要对象是针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目前考虑用户的实际应用方式是千兆以太网主干+10/100/1000兆以太网到桌面;未来几年之内的升级方式将是万兆以太网主干+10/100/1000兆以太网到桌面,并且,部分关键用户需要光纤10G到桌面。而本设计采用的综合布线系统将同时支持用户目前及未来的网络双重应用,不会增加用户在升级过程中的任何费用,真正实现平滑的过度方式。

1.3. 综合布线产品选型分析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采用星型结构布放线缆,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的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其六个子系统分别为:工作区子系统(Work Location),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iupment),建筑群子系统(Campus),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等。具体传输技术由双绞线传输技术和光纤传输技术组成。

不论用户选择什么样的网络形式,都会面临这样的局面:经过反复论证和选择的网络系统,仅仅几年之后就面临落后,需要升级的问题。的确,随着现代IT技术的发展,可以发现,平均每五年,网络传输速度就会提升10倍。因此,良好的网络系统必须考虑未来的升级方式。一般来讲,整个IT系统的投资和寿命分布是不均匀的。

如下图所示,为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的投资,必须充分发挥每一个系统的特点。作为最低层物理传输平台的综合布线系统,在其完整的寿命期间(平均5-10年),必须经历用户高层网络系统的升级考验。同时由于布线系统自身改变的困难程度。因此,今天的布线系统,应该要求满足目前的网络系统,同时应该满足未来即将可能采用的更高速下一代网络系统。 

目前,用户在实际选择布线产品类型的时候,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选择问题:

· 铜缆性能选择:Cat5e/Cat6

· 铜缆类型选择:UTP/FTP

· 光缆类型:多模/单模

· 多模光缆类型:普通62。5um/普通50um/新型万兆光缆50um

· 缆线外皮防火性能:CMR级阻燃/CMP级阻燃/LSZH低烟无卤

上述问题,归根到底,可分为三个主要考虑因素:传输性能/信息安全可靠/环境安全。

由于千兆之后的任何网络系统,几乎都将以光纤为传输介质,因此,用户对光纤的关注会越来越高。2002年刚刚颁布的ISO/IEC 11801标准中,正式将多模光缆进行性能分类。下表是ISO最新版本中对多模光缆的分类。

 

Minimum modal bandwidth (MHz· km)

Fibre type

Overfilled Launch Bandwidth

Laser Bandwidth

850nm

1300nm

850nm

1300nm

OM1

200

500

 

 

OM2

500

500

 

 

OM3

1500

500

2000

 

 

ISO标准中对多模光纤的重新分类,OM1指目前传统62.5um多模光纤,OM2指目前传统50um多模光纤,OM3是新增的万兆光纤。注意光纤带宽指标的两种模式,Overfilled Launch Bandwidth是针对LED发光器件的匹配指标,而Laser Bandwidth是针对新型激光发光器件的匹配指标。OM3光缆同时在两种模式下都进行了优化。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传送波长的选择,850nm还是1300nm。虽然波长越长,性能会越好,但是发光器件的造价会成倍的增长,因此,用户如果可能,尽量选择短波长应用系统以降低成本。例如,新型VCSELs发光器件就是以短波长为应用环境,而标准Laser发光器件主要用于长波长环境。造成上述多模光缆性能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多模光缆进行光脉冲传输时DMD(Differential Mode Delay)对脉冲的影响。

 

康普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

1.4. 千兆网络布线解决方案

² 为何要用六类布线系统?

随着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互联网用户数量迅速膨胀,用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对局域网设备的要求以及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用户来说,不管采用何种技术,需要什么应用,都需要更宽的传输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举一个现实的例子,一幅CT扫描的信息量达86亿比特,用10Mbps 系统传输需14分钟,但用1.2Gbps系统传输仅需7秒钟。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楼宇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信息高速公路,其使用寿命通常有二十年,所以要充分考虑二十年之内能支持各种新出现的高速应用。

目前,1000BASE-T(4)已于99年正式颁布,该标准利用Cat-5e布线,采用4对线全双工并行传输,采用复杂的多电平编码(PAM-5采用5中不同电平进行编码)及在每个接口要求大量的DSP,包括4个回波损耗消除器,12个NEXT消除器,4个均衡器及其它设备,使得能在超五类线上支持千兆传输的网络设备变得非昂贵并耗电,如HP的标准报价为US$700/端口(9/99)。而如果用康普六类布线系统,由于250MHz的物理带宽及卓越的性能指标,只要求简单便宜的电子设备即可支持千兆传输。其每端口的造价比用超五类线传输千兆的造价便宜380美金。所以,从长远看,六类线的投资回报是很高的。另外,利用4对Cat-6 UTP(网络设备较节省)的1.244 Gbps A方案于99年 5月被批准;利用4对Cat-6 UTP(廉价网络方案)的1000BASE-TX方案也得到了TIA TR 41组织的批准.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发布正式的标准。所以,在综合布线领域,超五类线正在慢慢地减少,而六类线正在迅速增加。

本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选用了康普公司最新推出的第三代端对端康普千兆网络布线解决方案。